- 免費試聽
- 免費直播

主講:網校老師 6月11日19:00-21:30
詳情
主講:網校老師 6月12日19:00-21:00
詳情
主講:景晴 6月13日19:00-20:30
詳情2019年婦產科主治醫(yī)師考試的考生,有很多人不了解受精的受后變化的相關知識,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內容,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夠順利過關!
精卵結合
卵受精之前,代謝水平很低,無DNA的合成活動,RNA和蛋白質的合成都極少。因此排出的卵子,如果未受精,很快就夭折。
當精子與卵子表面結合時,卵子的代謝速率迅速提高,并開始合成DNA.有關卵子激活的詳細機理還不清楚,只知精子僅起到打開程序開關的作用。除了精子,一些其他非專一的化學的或物理的處理,也能使卵激活,例如針刺蛙卵,也能使之激動。激動的起始無需任何新蛋白質的合成。
受精機制
在海膽卵激活的早期階段,質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加,鈉離子大量內流,致使質膜在數秒鐘之內去極化;鈣離子自細胞庫存中釋放,使20~30秒鐘之內卵內游離鈣離子量迅速增加多達100倍;隨著鈉離子內流,氫離子外流,致使一分鐘之內卵pH值明顯增加。這些離子的變化,誘發(fā)皮層反應,導致阻斷多余精子入卵,并激起卵的進一步發(fā)有。卵內游離鈣離子的增加,趕到激活卵內鈣調素的作用,由此進一步激活卵內其他的蛋白質。隨即出現蛋白質合成量的增加,DNA也開始復制。
在海膽卵上,鈣離子也可能是通過鈣調素,激活卵質膜上的某些專一轉運蛋白質,使氫離子向細胞外輸出。卵內pH值的增加,會引起蛋白質合成速率增加和DNA的復制。這種氫離子的外流依賴于鈉離子的內流。這些蛋白質的合成并不依賴于RNA的新合成,而是預存卵中mRNA的去掩蓋以及核糖體激活的結果。
受精機制的研究,是人類有效掌握和控制有性生殖動物繁殖和育種的基本保證之一。人類“試管嬰兒”的誕生只是少數成功的事例。由于受精和進一步正常發(fā)育機制方面尚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,許多動物的體外受精的嘗試均遭失敗。這些失敗表明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。
以上受精的受后變化由醫(yī)學教育網小編整理,想了解更多醫(yī)學考試相關內容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。
主講:網校老師 6月11日19:00-21:30
詳情主講:網校老師 6月12日19:00-21:00
詳情主講:景晴 6月13日19:00-20:30
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