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是藥學職稱考試會涉及的內容,為了幫助各位考生了解,醫(yī)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:
動作電位上升支——Na+內流所致。
動作電位的幅度決定于細胞內外的Na+濃度差,細胞外液Na+濃度降低動作電位幅度也相應降低,而阻斷Na+通道(河豚毒)則能阻礙動作電位的產生。
動作電位下降支——K+外流所致。
動作電位時細胞受到刺激時細胞膜產生的一次可逆的、可傳導的電位變化。
產生的機制為:
①閾刺激或閾上刺激使膜對Na+的通透性增加,Na+順濃度梯度及電位差內流,使膜去極化,形成動作電位的上升支。
②Na+通道失活,而 K+通道開放,K+外流,復極化形成動作電位的下降支。
③鈉泵的作用,將進入膜內的Na+泵出膜外,同時將膜外多余的 K+泵入膜內,恢復興奮前時離子分布的濃度。
推薦閱讀:
以上“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”由醫(yī)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,希望對大家所幫助,更多資訊請關注醫(yī)學教育網!